一、安装与初始设置规范
1.固定与连接要求
-刮刀式自清洗过滤器支脚底板需通过固定孔安装在地基上,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性。
-控制箱通过包箍直接固定在筒体上,避免振动导致的连接松动。
-排污阀门必须安装,规格通常为DN25或DN40,排污管需引入回收容器或合规排污管道,防止杂质堆积影响过滤效率。
2.电气系统配置
-控制系统使用电源AC220V 50Hz,必须可靠接地,防止漏电风险。
-连接气管时,右侧电磁阀A出口接气缸下端,B出口接气缸上端;排污阀左侧A接B、B接A,确保气路方向正确。
-进出口接管处安装相应尺寸阀门,便于保养时隔离管路。
3.初次运行准备
-系统连接前清洗管路,避免杂质进入过滤器造成损伤。
-初次运行至少4小时后检查刮刀及滤元情况,适应工况后再延长维护周期。
二、运行参数优化
1.压差管理
-设定压差范围为0.03~0.06 MPa,确保过滤效率与设备负荷平衡。
-运行压差稳定在0.5kg/cm²时,每4小时检查一次内部刮刀及滤元;若压差频繁超限,需立即排查原因。
2.水压与液位控制
-确保进入过滤器水压≥0.2 MPa,避免因水压不足导致过滤效果下降。
-过滤器需在正确水位中运行,严禁无水操作,防止干磨损伤滤元。
3.驱动系统调节
-气缸两头进气孔的气体节流阀出厂时已调至正常位置,严禁随意调节,否则可能导致气缸工作异常。
-减速电机驱动刮刀旋转时,需确保刮刀与滤元表面贴合紧密,避免刮除不全。

三、维护与保养规程
1.日常检查项目
-每日检查设备连接部件是否紧固,电气控制系统是否完好,滤网和刮刀系统有无损坏。
-监控运行状态,包括液位、压力、流量等指标,确保在正常范围内。
2.定期维护操作
-滤网清洗:每年刮刀式自清洗过滤器停机时,拆下滤网用中性洗涤剂或轻度去离子水浸泡,轻柔刷洗后自然风干,严禁使用强酸、强碱或有机溶剂。
-刮刀更换:打开上盖坚固螺栓螺母,摇动助力提升臂手轮提升上盖,拧下驱动轴与刮刀连接杆,更换备件刮刀。
-密封圈更换:驱动轴与上盖之间泄露时,及时更换密封圈,确保驱动轴与密封箱四周间隙相等,防止摩擦报废。
3.深度维护周期
-刮刀过滤器维护周期不超过5天,持续运行压差高时,需打开清洗滤元。
-缝隙型滤元可用水枪正反向冲洗,微孔型滤元仅允许用毛刷刷洗,严禁高压水枪反向冲洗。
四、故障预防与应急处理
1.常见故障预警
-设备压力降低、流速减慢时,提示需清洗保养。
-驱动轴与上盖之间泄露、气缸工作异常时,需立即停机检查。
2.应急处理措施
-遇到异常情况(如异常噪音、振动)时,立即停机并排查原因。
-过滤器损坏(尤其是电源线)时,严禁使用,需专业人员维修。
五、环境与配置优化
1.使用环境要求
-避免在潮湿、高温或腐蚀性环境中长期运行,防止设备锈蚀或电气系统故障。
-保持刮刀式自清洗过滤器周围通风良好,便于散热和杂质排放。
2.配置升级建议
-高配置过滤器使用寿命可达2-3年,低配置约1年,内部结构无损坏时可用3-5年。
-选用高品质V-SLOT滤元和国际品牌减速电机,可提升设备可靠性和寿命。